首 页
位置: 首 页 > 学术讲座 > 正文
学术讲座

教育部长江学者江怡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发表于: 2020-11-22 点击:

2020年11月21日晚,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怡老师莅临我院,在我院会议室F1-401主讲题为“罗素访华百年与他的《中国问题》”的讲座。本次讲座是华侨大学60周年校庆暨哲学月系列活动之一。

江怡老师首先对本次讲座主题的背景进行了介绍。罗素在1920年10月12日到达上海,并在华访问9个月,他根据此行的交流观感,撰写了《中国问题》一书。今年是罗素访华一百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探讨罗素访华及其对中国的思考具有特殊的意义。江怡教授认为,从《中国问题》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来看待此书的写作目的,可以发现,罗素史通过展示中国的问题来反思欧洲即将面临的问题,而中国的发展前景不仅关系到欧洲,甚至关系到整个人类的未来。罗素本人从分析中国而来的忧患意识,不仅体现在对欧洲的反思中,还体现在他对日本问题的分析之中。

在分析完罗素《中国问题》的背景之后,江怡指出罗素关于中国文化论断的两难困境,中国问题》一书中对中国的判断与分析都存在问题,江怡老师提取了罗素对中国的十个判断,并对其一一进行反驳。

首先,江怡教授认为,罗素关于中国文化的论断与期望呈现出两难。一方面,罗素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封闭与欧洲文化的开放,中国总是将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这既可以说中国文化是兼容并包的,但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排外性质。另一方面,罗素从全球化的视角将中国文化放置在人类的语境中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文化如果进行“全盘西化”的改造会产生极大问题,这样一个封闭的文明在无法避免地面临外来文化冲击时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如果中国也跟欧洲一样进行工业化改造,那么人类的文明将会面临灾难。

由此出发,江怡讲授提取罗素对中国的十个判断和分析并对其一一进行反驳。这十个判断分别为:第一,中国因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将对世界产生决定性影响。第二,文化问题是最重要的。第三,中国文明正在剧变。第四,中国人因其文明而享受生活。第五,中国独立于其他国家。第六,中国的安稳生存不依赖发展和效率。第七,中国需要结合西方文明和自身传统。第八,中国需要避免两个极端。第九,中国人是最耐心的和坚固不摧的。第十,中国一直致力于人道目标。江怡教授从历史史实和现实发展两个角度分别对这十个命题进行了反驳,认为罗素是一个文化主义至上的西方精英,对中国问题的分析与判断具有其局限性,并且在总结中与杜威对中国的评论进行对比,认为杜威更加中肯。

本次讲座由常旭旻老师主持,出席讲座的还有我院王阳教授、朱彦明教授和薛子燕副教授,以及我院各个方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们。常旭旻老师总结道,江怡老师的讲座一方面为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做哲学的方式,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哲学的广阔可能性。在最后的讨论环节,在场师生踊跃提问,江怡老师和大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沟通,师生受益匪浅。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