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位置: 首 页 > 学术讲座 > 正文
学术讲座

华侨大学“孔孟论坛”系列活动第39讲暨“鹭岛哲谭”第317期:从《大学章句序》和《中庸章句序》谈宋代新经学

发表于: 2023-12-04 点击:


2023年11月23日上午,华侨大学“孔孟论坛”系列活动暨“鹭岛哲谭”第317期如期举办。本次讲座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华侨大学孟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华侨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联合主办,主讲人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劳悦强教授,讲题为《从<大学章句序>和<中庸章句序>谈宋代新经学》。本次讲座的主持人为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毛朝晖教授,参与人包括来自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王书华教授、哲社学院的杨少涵教授、薛子燕副教授、赵文宇副教授以及本、硕、博各年级学生。

讲座开始,毛朝晖教授对劳悦强教授表示了热情欢迎并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劳悦强教授师承严耕望、孟旦(Donald J.Munro)等多位著名学者,涉猎广泛、学贯中西、出入文史哲各个领域,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主要的研究对象为中国思想史、儒学发展史、儒释道三教互通以及经典诠释等,是经典研究的专家。本次讲座的主题也与经典诠释有关。

介绍完毕后,劳悦强教授开始他的讲座汇报。劳教授首先询问了台下同学关于经典研读的看法,随后劳教授对“什么是新经学”予以点题,并分享了一些他在经学研究方面的观点。在劳教授看来,从作为经学对象的“经”一直在变化的角度看,经学一直呈现为“新经学”。宋代的朱熹编纂“四书”并将其提高到“经”的地位,可以视为一道经学的分水岭。接着,劳教授带着同学们从《大学章句序》《中庸章句序》入手,进入经典的世界,感受朱熹的时代关怀,剖析了朱熹的经典诠释对其所处时代的理论回应。在此过程中,劳教授带着同学们细致研读每一句、每一词,为同学们学习经典阅读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劳教授的演讲引人入胜,可惜时间不允教授进行更为细致充分的发挥,讲座进入到最后的提问环节。毛教授先对劳教授的演讲内容进行了精炼的总结,随后同学们及旁听者都在此环节进行了积极踊跃的提问。首先,一名研究生对劳教授带领同学们所研读经典部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提问,请教教授关于“心之虚灵知觉”的含义及其衍生的词汇“冥顽不灵”应当如何理解的问题。对此,教授细致解读了“灵”之感通义,并指出“冥顽”为因,“不灵”为果。其后,王书华教授就朱熹经学与王安石新学、苏轼蜀学等流派的关系问题进行提问,劳教授凭借其丰富且扎实的理论基础做出了回应,分析了各流派间的借鉴与互融。最后,一名研究生请教教授如何理解“朱熹将四书提高到五经地位的目的”,劳教授联系了整个朱熹所在的时代背景,指出朱熹注解四书有着其独特的道统意识与人文关怀。

随着提问环节的结束,每位提问者及讲座的参与者都颇感受益无穷。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魏雅儒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