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位置: 首 页 > 学术讲座 > 正文
学术讲座

华侨大学“教授开讲”系列活动暨“鹭岛哲谭”第318期 华侨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孔孟论坛”第40讲:思想史视角下的清代经学: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

发表于: 2023-12-04 点击:

2023年11月23日晚,本次讲座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华侨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联合主办,讲题为《思想史视角下的清代经学: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主讲人为美国伊利诺州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lllinois, Champaign-Urbana)历中系、东亚语言文化系周启荣教授(KAI-WING CHOW),主持人为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毛朝晖教授,杨少涵教授、薛子燕教授、赵文宇教授和本、硕、博各年级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周启荣教授首先辨析了经学、考证学、汉学的概念,梳理了学界关于清代考证学兴起的种种解释,进而梳理了清代儒学的转型。周教授指出清初儒学的转型与经学复兴的方向应从四方面来观察:第一,儒家道德论从本体的心、性问题转而强调透过习礼的道德功夫对于心、性的塑造。第二,儒家经世论从透过政府来管治百姓,转移到重视士绅如何透过强大的宗族来维系和控制社会基层秩序。第三,清初反佛教和三教合一的思潮引起一股澎湃的儒家“净教”主义(purism)。“净教”主义的儒者要求清除儒家经籍内部的异端思想与文献,激发清初经学辩伪研究的风气。这些儒者转而强调“礼”,致力于修建祠堂、制定祭礼等;同时,清除异端思想与文献也都需要研究儒家经籍与古礼制。第四,清初礼的象征意义:汉儒强烈的文化身份认同。

周教授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清代经学,认为清代经学是礼教思潮的发展,并将礼教思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由康熙初年到雍正,大约从1662年 到1722年。经学、礼学与考证三种活动都很蓬勃,同时亦是程朱礼学复兴的时期;第二期:由雍正到乾隆中期,约以1760年为界,礼学渐渐转变成为经学注解的研究,三礼成为经学研究的重点。专门注释大量出现,没有严格分为汉学、宋学的系统,但以宋元经学为主导。第三期:大约是乾隆的后三、四十年。一些学者标榜汉代经学的可靠性,远超宋儒的经学、礼学,汉宋的壁垒始严如冰炭。

周教授认为由康熙初年到乾隆初的礼学特点表现为:首先,礼学的研究多用于现实的礼制改革;儒家礼经的引用、研究以具体礼制为主;研究的目标是考礼非注经;对礼的研究多用“议”或“论”,如:万斯大《读礼质疑》、《仪礼商》等;其次,以《朱子家礼》与《仪礼经传通解》作为重点研读对象,如:姜兆锡《仪礼经传内编、外编》、王心敬《四礼宁俭编》、王复礼《家礼辨定》等;最后,朱熹及宋元儒者的礼学著述极受重视、汉唐的经学亦重新受到学者的注意、郑玄的对于礼制名物的注释受到学界重视。因此,郑玄、许慎与及汉代经师的著作权威上升。


周教授主讲结束后,毛朝晖教授主持了接下来的讨论环节。毛教授提出有关收集资料文献的方法,以及经学是什么?经学意味着什么?周教授说自己对新材料的运用是在完成其博士论文之后在台湾考察期间,于台湾国立图书馆发现一批流传于日本的中国原著的影印版;并阐释说清代经学侧重于对古礼的研究,并且清初学者不仅有理论,也注重实践,尤其对建始祖庙、修族谱、改革祠堂祭礼等礼仪格外重视。康熙时期的经学考证集中在辩伪、考礼;直至乾隆中期,汉学与宋学并没被视为两个互不相容的解经系统;乾嘉时期的经学家考证古音、汉代古文经学、先秦诸子都是为了研究古代礼制,借以解决对恢复古代祭祀、祠堂以及其他礼制的争论。同学们积极回应了周教授讲座带给自身的感想与收获。有同学表示对于清代经学内在脉络有了进一步认识;有的同学认为周教授的讲座内容严谨且赋有层次和逻辑,对自己启发很大。

讨论环节完毕后,毛教授对周教授的讲座以及同学们的回应进行了总结。毛教授认为周教授对于经学文献的掌握与运用以及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清代经学对我们都有很好的启发。首先,要积极发掘新材料、新文献;其次,观察问题的角度是多元的,既要注意外在政治、社会文化的转变,也要注重内在思想的发展脉络;再次,鼓励同学们视野要开阔,基本功要扎实,对经典文本要扎实研读。最后,大家对周教授精彩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人:陈阅师如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