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位置: 首 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我院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创建中国学派的哲学话语体系” 学术研讨会

发表于: 2020-11-01 点击:

在庆祝华侨大学建校60周年的校庆之际,我院于11月1日下午在F1-401举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创建中国学派的哲学话语体系”小型学术研讨会,邀请了部分杰出系友回校开展学术交流。来自复旦大学的马拥军教授、厦门大学的石红梅教授、福建工程学院的袁小云教授,以及我校土木工程学院书记张灯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高炳亮博士,与我院许斗斗教授、刘荣军教授、陈庆超教授、廖伟凯博士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骨干教师展开了积极的学术交流与探讨。研讨会由常旭旻副院长主持,全院本、硕、博学生3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围绕该主题,学者们多方面多角度地畅谈了自己的如下看法:


复旦大学的马拥军教授认为,新世界观就是唯物史观,两者是相通的。通常的看法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看成是一般的世界观,而将其贯彻应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成为了社会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人们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的通常的看法。而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就是一种新世界观。马教授接着谈论到了“人权”从史前时期到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时期的变化过程。史前时期人类之间的状态是洛克所说的自由平等的状态呢?还是霍布斯所说的“人对人是狼”的状态呢?由此产生了关于自由与财产、平等与安全、民主与法治的相关问题;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人权的问题实质上是市民权利的问题,市民社会是由原子式的个人组成的社会,因此人与人之间时刻充斥着分离、对立、敌视、提防的趋势;而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权观则转变为了联合、团结、凝聚、友爱等价值的诉求。

华侨大学的刘荣军教授认为,如何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包含的问题有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体与理论整体,以及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道路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刘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一些重要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了“两个依然”:其一,我们依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其二,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所以他认为,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首先要求我们必须从千年伟大思想家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结合中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要义及其对世界历史和中国道路的重大意义。

厦门大学的石红梅教授认为,“人的解放”与“劳动解放”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之一。有感于这个大问题,石教授从更为微观的层面上提出了“家务劳动和人的解放”的关系问题,认为如果我们要对“家务劳动”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把它定义为“成年女性为家庭成员准备衣食、养育、教育、生育的活动”,在封建社会家务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就有了重要的转折,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公私的分隔,而家务劳动因此更多的是在私领域中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家务劳动”是通向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的重要路径。

华侨大学的陈庆超教授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提及要求我们必须从一种宏观的人类现代化文明的视野中去审视中国现实的境况。由此,陈教授认为,中国必须要对“什么是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解释,这同时也是中国哲学学派建立自己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需要。陈教授指出,在我们考虑如何解释和走入现代化问题之前必须审视时下流行的“依附理论”,即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因为他认为这种“依附论”是由一种简答的二分法导致的,而缺乏辩证思维的引导。

福建工程学院的袁小云教授首先谈及了自己爱上哲学的契机是源于一次与死亡的擦肩而过,由此他开始思考生命、伦理与道路等问题。接着,袁教授谈到了建构中国理论思想话语体系的问题,他首先提及了漫画和话剧等艺术形式和载体的变革对构建伦理思想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同时他还认为,中国伦理话语的创新离不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

华侨大学的许斗斗教授从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角度出发,认为批判性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特性;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正是以批判与反思的方式“在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的内在批判力和质疑精神。许教授认为,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有三个要求: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思维,辨析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批判并吸取国内外学者的哲学发展成果,避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非批判性倾向;二、必须直面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解答和展望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趋势;三、应该坚持实践原则、有效性原则和清晰原则等三个原则。

华侨大学的张灯博士从毛泽东哲学生活观的三重维度及对当代的启示的角度阐述了他对此次研讨会主题的看法。张灯博士对毛泽东哲学生活观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这个定义由三个性质组成,即主体性、民族性和实践性。他认为以问题为导向不仅是毛泽东哲学的鲜明特点,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点,必须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必将为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工作贡献中国智慧。

华侨大学的高炳亮博士以自己的三个判断来解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被边缘化的问题。他认为,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对相关决策部门的影响力,如何提高中国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注度,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低收入阶层的交集度,这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高博士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所以会被边缘化,是因为它太过纠结于文本研究,而对鲜活的现实生活视而不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应该走出被边缘化困境,直面现实生活。

华侨大学的廖伟凯博士认为,为什么需要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其原因在于为了给国外学术界提供一种中国话语范式或样式,方便让其他的学术共同体借此去区分和评介。而在如何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上,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动性。廖博士阐述了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相关文本翻译工作的详实性和充分性,但缺乏对外的解释性问题,而这种解释是为了满足让中国的学术成果国际化的需要。做好国内相关经典文本的翻译,是与国际学界对话,并传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步骤。

最后,主持人常旭旻副院长认为,以上学者的发言具有一些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和批判性,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家核心观点的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马克思自身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环境结合起来,以及把马克思主义的对象的现实发展与实际环境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实的指导意义,这个指导意义特别体现在: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讨论和解释中国的现实,从而为社会服务、为现实服务。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