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位置: 首 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学生工作

哲社学院研究生2021-2022学年度第六期学术汇报

发表于: 2021-10-29 点击:

撰稿人:庞云波

2021年10月29日下午3:00,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20级研究生第六期读书报告会中国哲学专场在F1-301教室开展。四位主讲人何苗、王艳辉、孟晶和谢桔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独特的读书体会,我院赵文宇老师担任评委,对四位同学的阐述进行了细致深刻的点评与指导。2021级同学也认真地听取了四位同学的报告,报告现场十分热烈,气氛极为融洽。

第一位汇报人何苗同学就“荀子天人关系探究及其道德依据的矛盾分析”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

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命题,因其对天人关系的全新界定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学界多是从自然的角度加以解释,其实这一命题具有浓厚的道德价值意味。因此,何苗同学以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为切入点,进而去探究荀子的“天人关系”。明确自然之天的客观性,否定天作为道德的依据,并进一步挖掘荀子的道德依据,进而去探究其思想内部的逻辑矛盾。

针对何苗同学的报告,赵文宇老师在肯定该同学的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应将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阅读文章相融合;二是本篇文章对自己的论点论述略显不足,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阐述。三是应该进一步的思考、整合、整理一下自己的问题意识,从而更加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第二位汇报人王艳辉同学就“老子“内圣外王”之道何以可能” 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篇。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将“内圣外王”看成儒家的代名词,因为其在《大学》中有完善而系统的理论阐述。但是,“内圣外王”之道早在老子的《道德经》之中就有了阐述。王艳辉同学正是以此为切入点来探究老子“内圣外王”之道何以可能王艳辉同学通过对比儒道两家的思想,最终得出了老子以修之于身、家、乡、国、天下为对象,以德乃真、余、长、丰、普为标准,并且老子以观“自”而知“他”则可以实现外王之道的论述。

针对王艳辉同学的报告,赵文宇老师在肯定该同学的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应该对自己的论述点“德”进行更加深层次的阐述;二是我们应多关注一下“道”在内圣外王中所起的作用;三是针对老子“观”的阐述,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三位汇报人孟晶同学就“王船山与湖湘文化的关系” 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

在湖湘文化重新崛起并且开始转型的这一背景之下,因为王船山的思想与湖湘学派在“理欲观、人性论、知行观、经世观”上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所以王船山被湖湘学派的学者发现并作为标杆来重振湖湘文化。孟晶同学以此为基础,通过对王船山和湖湘学派的探究,孟晶同学得出了船山思想能够满足湖湘文化转型的需要,并推动了湖湘文化的迅速发展,而湖湘文化的重新崛起进一步推动了船山思想的重建的观点。

针对孟晶同学的报告,赵文宇老师在肯定该同学的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论证“知行观”方面略显不足,需要加强;二是针对某一学派的思想,我们应该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探究之后,再对其进行阐述,之后再与船山思想进行对比讨论;三是对湖湘文化的传统,我们需要进行完善的分析。

最后一位汇报人谢桔同学就“道法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指向” 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