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位置: 首 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学生工作

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第五期学术报告会

发表于: 2021-10-22 点击:

20211022日下午三点,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于F1-302多媒体教室举行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报告会。本次会议由许守磊、余光以及马宗敏这三位同学进行学术报告,并邀请到薛子燕老师担任评委。


首先,许守磊同学探讨了荀子与思孟关系问题,以荀子的“诚论”为视角,认为“诚”作为思孟学派的代表思想,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显得尤为特殊。荀子对于思孟的态度并非单纯的批判,许守磊同学从《荀子.不苟》篇“诚论”一段与其它篇章之间的思想张力中指出两点:一是诚论思想上荀子早先受思孟影响下所持观点,在荀子稷下时期思想逐渐趋向成熟后抛弃,在其思想体系中不具有较高地位;二是荀子对思孟的态度存在一个从继承、吸收到批判的变化过程。薛子燕老师在肯定这位同学的进步的同时指出文中没有论证清楚启于思孟和归于思孟的区别,以及在论证中的义理和考据有一些混淆,在论证和阐述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余光同学汇报的题目是“荀子的‘治气养心’工夫新探”,“治气养心”思想属于荀子修身论的一部分,其本质在于“以礼养心”,“以心治气”。在“由礼”、“得师”、“一好”这三个基本路径下,首先要“志意心”“知虑心”,以此达到“志意修”“知虑明”的“智心”状态。随后,“智心”再将“礼义之道”内化于心,使之成为内心的主宰,从而转化为具备一定的道德属性的“礼心”。进一步,以“礼心”去“医治”体内本能的“血气”,“血气”便能逐渐转化为“精气”。而在《解蔽》篇中的“以仁治心”以及《不苟》篇中的“以诚养心”中,荀子对此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补充和完善,在“智心——礼心——仁心——诚心”的修养过程中,心的“道德义”逐渐增强,气的“精神义”逐渐显明,提现的是一种渐修的功夫论路径,这与孟子的先天本善自足的“道德心”行成了鲜明的对比。薛子燕老师指出该同学的这篇论文相对于之前的来说丰满了许多,但从发表的角度讲,文字还需要再精炼一些。


马宗敏同学探讨的是《齐物论》“隐机”一词,“隐机”古来多解释为“靠着案几”,但是这种说法与庄子本身思想特色不符。“隐机”当是一种和心理密切相关的状态和功夫。薛子燕老师指出这位同学对于“隐机”一词的研究不够深入以及其对于隐机的追溯没有围绕着庄子“心斋”“坐忘”的功夫论的联系问题。

 在三位同学对相关学术的娓娓道来和薛老师的耐心点评下,这次报告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报告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学术探讨和交流,也给在场的各位同学们带来丰厚的收获。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