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位置: 首 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表于: 2022-11-23 点击: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和华侨大学生活哲学研究中心与福建省社会建设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221120日以线上方式举行。作为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22年学术年会之一,本次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学者分别来自福建省社科院、福建省委党校、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福建江夏学院、武夷学院等省内主要研究机构和高校共80多人,收到会议论文60篇。

本次会议共分四个研讨阶段。前三阶段由教授学者依次针对“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社会建设”的会议主题发表观点,第四阶段则由省内主要高校的12位研究生发言


会议第一阶段有六位专家学者依次发表主题演讲

厦门大学张有奎教授明确现代化过程是从传统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并具体分析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点张教授认为要从基本要求实践目标和国际意义三个层面整体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华侨大学许斗斗教授以共产党宣言为例阐述马克思社会革命的两个核心——革命方法和革命目的进而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革命性体现在这种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序开展的是为实现人类全面发展而展开的社会革命许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原则及其基本内涵,并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将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进入新境界使我们不断探索出一条从特殊性走向普遍性的社会发展道路

福州大学陶火生教授从多个视角讨论了生态社会观,阐述了中国的时代转向与创新范式。陶教授认为我国正处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期,党和国家正在细致而全面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

福建师范大学吴宏洛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展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讨。吴教授主张中国式现代化具体而言也是近三亿的老年人口的现代化我们需要关注现代数字化留下的老年数字鸿沟问题。通过“心理、物理技能、使用”四个阶段的具体举措,提高老年人共享社会数字化成果

福建江夏学院曾正滋教授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精神特质其次,曾教授表示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指引“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最后他还从多角度介绍了“福”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福建省社科院孙璇副研究员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要为全球现代化作出贡献她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树立了全球现代化的典范形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现代化是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会议的第二阶段有六位专家学者依次发言

华侨大学薛秀军教授从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两方面论证了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系一方面在现实逻辑上中华文明要在与西方的对话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创新另一方面在理论逻辑上中华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中介以唯物主义视野为基石不断寻求自身的发展薛教授认为,我们要以中华文明为本坚持走好自己的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同时还要以宽广的胸怀面向世界在与世界各民族的交流中加强自身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福建省社会建设研究会会长陈劭平认为,社区治理不可能去政治化而是要坚持政府管理社会管理制度的核心是要实现社区与政府管理社区和物业管理社区与居民三者的和谐最后,陈会长还结合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阐明了社区治理的具体方法。

福建省社科院曲鸿亮教授表示:全国社会心态研究是社会理论研究与政府行政二者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曲教授认为,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的人民在获得感、收益感、安全感、信任感、公平感和民生问题解决的满意度上都有所提升。无论是政府自身,还是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者,都需要进一步关注人民需要,探讨如何稳定社会心态。

福建农林大学郭为桂教授介绍了“一肩挑”的城乡基层治理实践的历史进程、政策意图及其逻辑演变。同时,郭教授认为,“一肩挑”实施中的种种问题也对社会管理与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上级对基层治理的指导,落实落细四议两公开制度以及使得基层协商民主常态化制度化。

福建省社会建设研究会薛东高级编辑明确了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具体而言是“人”的现代化,进而他认为现代化实现过程中实现心理健康目标面临的困境。他表示:心理健康与人的现代化必须达成一致,消除心理健康必须要从社会现实层面落实解决。

福建农林大学黄建新副教授介绍了协同治理理论与我国治理现实情况的结合。黄建新认为,协商民主的路径要着眼于“一轴多元”体系化措施,具体而言,就是要强化社会领导的核心作用,同时围绕“归位”“赋能”“还权”三个步骤,具体地实现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


会议第三阶段是从下午2:30开始,有六位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福建省委党校李永杰教授介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两种现代化方式,并强调要在比较中突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自上而下的、自觉地构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福建江夏学院郭健彪教授认为,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强调不仅回答和解决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同时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解读。资本引导在西方引起了一系列现代化发展中的社会问题,而中国共产党是使命性的政党,党从根本上以人民利益为中心,通过和平发展道路走向中国式现代化。

集美大学萧仕平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密码是为人民谋幸福。萧教授结合儒道佛以及马克思四个维度谈论幸福的衡量标准、幸福的关怀范围以及幸福的实现时间目标,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幸福强调的是个人和大众共同的幸福,是当下的物质幸福与未来的综合幸福的统一。

闽南师范大学李德栓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美好生活概念有其具体形成过程,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美好生活概念。美好生活既是对马克思生活理论的体现,又有其现实意义:该概念不仅明确了党和人民奋斗的目标,还指出要在发展中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

武夷学院刘军副教授从马克思人学的角度阐述了人本逻辑的现代化是中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发点是为了人,其关键点是尊重人,把人作为发展根基,其实践目标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福建江夏学院邓晓君表明:福文化孕育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的发展,其传统性、文化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核相一致,这种一致性具体体现在“福富同源”“福祸相对”“福绿为屏”和“福禔共义”四个方面。


会议进入第四阶段,来自福建省各高校的12位研究生依次发言。其中有4位来自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分别是耿国宾、陈德平、闫语和杜唐建。

耿国宾认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问题。既要面向未来,又要把握好历史的基础。中华文明与现代化道路二者内在相契合,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支撑,中国传统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自信来源。

陈德平谈道,高品质生活与美好生活有其逻辑联系,二者具有共同的衡量指标。同时,促进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我党执政的首要目标。高品质生活的生产前提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提出了基本要求,高品质生活的自然前提要求我们必须要保护生态环境,高品质生活的社会前提明确了发展要围绕解决人民、社会的主要问题。


闫语从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入手阐述工业革命对无产阶级的影响。他结合生产工具的不断演进论述生产力到生产性的科技重构,并指出科技创新的真正实现与劳动密不可分,创新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方式,党的创新性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杜唐建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需要理论探索美好生活的理论意蕴。她认为,需要的产生与人本身和社会相关,人的本质属性使得人的需要也具有社会性。探索美好生活是物质需要和高品质精神需要的统一。


下午5时许,许斗斗教授主持会议闭幕式,武夷学院张志雄教授做会议总结。

首先,张志雄教授感谢与会学者们对会议的高度重视和多方面贡献,感谢以上各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们的精彩发言。张教授认为,本次会议主题鲜明,既深刻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又开展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同时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挖掘、对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多层面的探索。

这些都对于福建省的社会建设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会议的最后,许斗斗教授也概括指出,福建省社会建设研究会的学术研究具有“顶天立地”的特点,即既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又立足于关注和解决当前的社会现实问题。言毕,许教授再次对与会学者们表示感谢,并宣布本次会议顺利闭幕。



记录、撰稿:王诗语

20221123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