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位置: 首 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读经典|马恩经典读书分享会第2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读书分享会第2期顺利举行

发表于: 2025-04-12 点击:

20254 9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读书分享会第2期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F1-301顺利举行。本次读书分享会由社长栗新姿主持,特邀我院青年教师祝薪闲博士为点评老师,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部分硕士生、博士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期读书会的主要分享书目是《哥达纲领批判》

分享人孙晓龙同学从《哥达纲领批判》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展开分享。他谈到,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从对劳动概念的深刻把握出发,厘清了无产阶级应有的劳动观和分配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往往被扭曲,无产阶级的劳动成果被剥削,而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剖析,让我们看到了无产阶级劳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同时廓清了无产阶级革命中资本主义法权残余的问题。马克思还通过对共产主义建立的原则、盟友和发展阶段等问题的阐述,为我们构想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样貌,这些理论对当代社会的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指引着我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和发展模式。

分享结束后,祝薪闲博士进行点评。她强调,“劳动”概念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属于本体论的领域,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关键。不同于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家对劳动的狭隘理解,马克思将劳动指认为“生命活动”“生产生活”“产生生命的生活”。异化劳动意味着劳动者同劳动产品之间关系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同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社会性质的共产主义正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祝薪闲博士对异化劳动以及共产主义的解读,让同学们对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劳动概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此次读书分享会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对《哥达纲领批判》的分享与交流,同学们对马克思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提升自我,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读书社未来将继续举办更多精彩的活动,引领同学们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行。

图:庞秋蕾  栗新姿

文:孙晓龙

责任主编:王烁为;初审:鞠芳;复审:常旭旻;终审:叶荔辉)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