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第五届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在厦门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
论坛分为开幕式、主题演讲、分论坛、闭幕式环节。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华侨大学副校长林宏宇教授、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潘少銮、中共海沧区委副书记连维兴出席开幕式。李国强表示,两岸学者通过全面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经验,从人文社科各学科出发探究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文明根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林宏宇表示,华侨大学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始终将两岸文化融合、两岸和平统一事业作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赵刚以“想象一种‘有法有天’的人间秩序”、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徐秀慧以“中国现代性与台湾新文化运动”、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常旭旻“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建设新时代的中华文明”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在4个分会场分别设置8场论坛,两岸人文社科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方案”“文明典范”“命运与共”“文化实践”“经史传统”“古今之变”“文化自信”“文化生命”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研讨。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论坛跨越海峡两岸,两岸同胞同心相向而行,共同探究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文明根基,将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历史融入两岸未来发展,全面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善治良策;在交流对话中促进情感交流、凝聚思想共识、增进文化认同,有助于加深两岸相互理解、增进互信,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夯实和平统一基础、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
本届论坛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华侨大学、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厦门市石室书院)、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厦门市社会科学院承办。
海峡两岸人文论坛自第四届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华侨大学在厦门共同举办,本届以及明年的第六届论坛由两家吸纳更多机构共同主办。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自2022年开始,与学院校外实践基地厦门石室书院共同承办海峡两岸人文论坛的组织工作,学院主要负责论坛的学术组织、主持、评议和会场协调运转等工作。这是学院发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学科优势,积极参对台文化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作和成果之一。
(常旭旻)
大会合影
常旭旻副院长作《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建设新时代的中华文明》主旨演讲
王嘉顺副院长作《共享价值观形成的三种机制:以东南亚华人为例》报告
杨少涵教授作《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华经典海外传播研究》报告
刘守政副教授作《大圣何处来:顺昌“大圣”文化渊源考》报告
王子剑博士作《至公时行与理一分殊:陈亮王道观及其本体论根据》报告
寇哲明博士作《哲学与社会学之间:反思韦伯儒学观中的方法论问题》报告
张云江教授作《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的儒佛判别与会通》报告
我院参与论坛组织服务工作的同学(1)
我院参与论坛组织服务工作的同学(2)
新华社报道
http://www.xinhuanet.com/2023-10/27/c_1129944773.htm
人民网报道
http://fj.people.com.cn/n2/2023/1028/c181466-40620244.html
厦视新闻报道
https://www.xmtv.cn/xmtv/2023-10-27/39dcede3f28ceb1e.html
厦门日报报道
https://epaper.xmnn.cn/xmrb/20231028/202310/t20231028_5583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