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位置: 首 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举办第四届“现象学与马克思”研讨会

发表于: 2019-07-09 点击:


2019年6月15日至16日,全国第四届“现象学与马克思”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行。研讨会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学院党委书记薛秀军教授主持开幕式,院长许斗斗教授和南京大学哲学系马迎辉副教授分别致辞。来自全国十余所大学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象学研究的学者与会,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象学的互动、辩证法与现象学的对话、运用现象学方法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解读等主题发表报告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本次会议的多个报告聚焦于辩证法的批判性,并与现象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对照评论。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张立达副教授认为,单纯的现象学无法解决存在本身之显现与遮蔽的问题,只有以实践辩证法重构现象学,将对现象实情的揭示与对现实的批判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解决现象学关于本真存在乃至事物矛盾的显现与遮蔽问题。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明副教授认为,马克思辩证法是在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颠倒,马克思通过实践展现的历史否定性,祛除了黑格尔辩证法源于抽象主体性的神秘与蒙昧,完成了主体的非主体化,以此作为历史辩证法实现主体性的历史扬弃。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薛晋锡博士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具有意识形态批判和为存在提供历史规定性的双重旨趣,现象学方法对唯科学的实证主义的批判同样具有意识形态批判旨趣,但是只有强调理论在现实历史进程中的批判性,一切科学与思想理论才能具备深入历史维度的科学性。中山大学哲学系青年学者郑劲超博士认为,利奥塔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现象学批评,不仅进入话语批判揭示了语言结构之否定性表达的对立和差异,进而深入对身体与对象的现象学批判揭示了话语和对象之间的距离,最终通过辩证法合理地表达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实及其差异。南京大学哲学系马迎辉副教授认为,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进行了批判,将海德格尔的存在斥为神话,在强调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地位的同时,尝试重建一种以否定辩证法为基础的范畴批判。西南石油大学潘建屯副教授则从陈德草《现象学与辩证唯物论》的视角对《资本论》的辩证法做了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不是形式主义的辩证法,而是具体的辩证法;不是单子的、静态的辩证法,而是交互主体的、历史的辩证法;不是观念的辩证法,而是物质的辩证法。最后从这三个纬度指出《资本论》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从马克思文本出发,揭示其中的现象学成分或对现象学进行批判也是本次研讨会探讨较多的问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猛副教授批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的两种教条,认为马克思批判的商品拜物教不是事实或者观念批判,也不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核心内容,而是将社会关系中的物与自然属性的物统一起来,从而以一种现象学的形式分析,导向对价值进行历史性维度的分析。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李昕桐副教授通过重新翻译相关文本和细致的语词、概念辨析,分析了马克思《1844手稿》对身体和躯体的区分,认为马克思的身体概念统一了肉体的自然性和人的精神性,不仅具备现象学意义上的动态性和空间无维性,而且与身体的社会学相结合,从而可以将身体的现象学理解纳入对《1844手稿》的阐释,揭示人的感性活动以及异化的本质含义。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密副教授从《资本论》及其手稿出发,探讨“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空间生产思想如何彰显资本的历史起源及其发展的本质,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在空间上的全球同一性逻辑及其革命性的历史趋势,而且也剖析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机制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破坏”逻辑及其内在矛盾的投射与外化。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栋副教授比较了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对于“异化”概念的两种阐释范式,分析异化劳动如何导致人与他人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现象,同时在现象学的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此在整体意义的破碎,但其与作为异化之扬弃的共产主义活动一道,共同形成对存在历史意义的表达,并引向当代世界技术现象的异化及其扬弃。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刘荣军教授探讨了《资本论》的“主体批判”是一种既依赖又超越经验事实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现象学”,但是通过以科学辩证法为核心的事实呈现,马克思不仅区别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也区别于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从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常培文分析了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资本界限”的思想,认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价值增殖必然形成自身生产的界限和流通的界限,从而使资本本身成为其自身的界限,而其对自身界限的突破,必然使其走向自身的反面,实现自身的历史性扬弃。

“现象学与马克思”研讨会自2017年由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批青年学者发起召开,已经形成了一个连续的专题研讨会系列,吸引了大批跨学科研究者的参与和关注,深化和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常旭旻供稿)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