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位置: 首 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2018国际孔孟论坛暨“儒家哲学现代转型”全国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发表于: 2018-12-19 点击:


20181215日-16日,2018国际孔孟论坛暨儒家哲学现代转型全国青年学术研讨会由华侨大学和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华侨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来自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10多家高校的2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主要涉及到4个子论题:1、古今与中外:现代性理论与历史哲学思考;2、思想与方法:儒家哲学的当代开展;3、历史与现状:儒家的现代性哲学;4、相关儒学史与哲学史研究。

开幕式由华侨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少涵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华侨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曾振宇教授致欢迎词。

在会议研讨环节,首先,来自山东大学的黄玉顺教授做了“论儒学的现代性”的会议主题报告。


黄玉顺教授指出儒学本然地蕴含着现代性,将儒学与现代性对立甚至用儒学传统来抗拒现代文明价值必然走入迷途。儒学的现代性不仅源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而且基于儒学自身的基本原理,即“仁→义→礼”的理论建构。这个原理要求根据正义原则(义),包括超越差等之爱而追求一体之仁的正当性原则、顺应特定时代的基本生活方式的适宜性原则,来“损益”社会规范及制度(礼)。因此,在现代性的生活方式下,儒学原理要求儒学自身现代化。这一场报告由涂可国教授点评,并在曾振宇教授主持下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接下来是圆桌会议时间。第一场圆桌会议由李若晖教授主持,李海超博士点评,曾振宇教授、崔罡博士、郭萍博士分别进行了报告。曾振宇教授论题为《自由:道家庄子与儒家程伊川的不同思考——“观念儒学”研究之一》,庄子与程伊川的自由思想代表了古代中国自由思想传统不同样态,两人相同相通之处在于:皆从价值本体论高度论证自由何以是权利之实现。庄子的自由思想可高度概括为“内在自由” “精神自由”。“道”落实于人性为“德”,尽性成德,“道德”的完全澄现就是逍遥自由,逍遥自由才真正实现了人的自由权利。自由是人的本质,也可以说是人之“命”。儒家程伊川从天理高度证明“仁”善,人类遵从基于“仁”这一道德理性制定的社会制度、法则与伦理规范,就是自由。崔罡博士论题为《唐宋变革与儒学现代化的开端——兼及对“现代性”观念的分疏》,指出应该首先追问:“儒学现代化”指的是什么?进而指出,儒学现代化的开端,既非现代新儒家的卓越工作,亦非戊戌时期的救亡诉求,也非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而应当追溯到唐宋之交的推陈出新。即是说,包含了程朱理学、荆公新学、象山心学等诸种形态的宋学,已然蕴含了现代性的核心要素,因而也就开始了儒学的现代化,并且此种现代化与欧洲的现代化基本上是同质的、同构的。而这种追溯的背后,是在试图表明迄今仍在持续中的现代化,乃是人类共同的历史进程,个体性是其坚实的精神内核。郭萍博士论题为《守成与开新——从两宋儒学的内在紧张看儒学的现代转向》,认为两宋儒学不仅是传统儒学的完备形态,而且也是儒学现代转向的发端,兼具守成与开新的两面性。以理驭心强调理的至上权威而日趋守成,以心融理凸显心的自主性而导向开新。

圆桌会议第二场由李巍副教授主持,崔罡博士点评。涂可国教授、蔡祥元教授进行了报告。涂可国教授论题为《儒家天命责任论——基于儒家责任伦理天命机制思想》,论文指出推进儒家哲学的现代转型,就要致力于构建儒家哲学形态、创建儒家哲学新观念、提出儒家哲学新范式,其中最核心的是发展儒家道德哲学。蔡祥元教授论题为《冯友兰境界论之得失》,对冯友兰以觉解为视角,以人生意义为线索,重构传统美学的境界论进行了阐发。

圆桌会议第三场由赵文宇博士主持,张华勇博士点评。李若晖教授、李巍副教授、张志强博士、杨杰副教授进行了报告。李若晖教授论题为《人何以能质疑鬼神——上博竹书<鬼神之明>中的人之知》,指出楚竹书《鬼神之明》沿袭墨子之论,以“赏善罚暴”相关于“鬼神之明”。墨子认为鬼神的认知能力远胜于人,能够超越感官束缚而得真知。以强制力要求等价的赏罚是像被赏罚的人群强制灌输被规定的善恶价值体系。然而鬼神的赏罚遭到了《鬼神之明》的质疑:鬼神之赏罚并不与善恶具有必然性关联。这一判断之正确性所赖以成立的前提,即以天下所有人的共同认知为真知,乃是源于孟子。李巍副教授论题为《孟子的同情概念》,认为孟子的同情概念包括依场合与依自觉两面。前一种同情是特定场合中由直观因素触发的不忍,是作为四端之一的恻隐之心;后一种同情则是超越场合限定、能自觉推扩的不忍,是作为四德之一的不忍。张志强博士论题为《孟荀“是非”观念试探》,指出孟子以“是非之心”为四端之一,为“是非”观念注入了强烈的道德意涵,“是非”由事实判断进一步提升为道德判断,这一过程与孟子对本心与良心的塑造同步。荀子则注意强化“是非”一词作为名相的独立性,合乎礼法与否成为“是非”的主要内容,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于事实与经验。杨杰副教授论题为《陈蔡绝粮的叙事演绎与主题分类——兼论中国古代哲学故事的构造方法》,通过对历史上对于“陈蔡绝粮”故事的不同版本的考察,从而归纳出构造或解释中国古代哲学故事的五种方法。

第四场圆桌会议由张华勇博士主持,冯兵教授点评。张新国博士、罗贵绒博士、何晓博士进行了报告。张新国博士论题为《追求“普遍和谐”——读汤一介先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指出与现代新儒家从“内圣外王”维度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不同,汤一介先生把追求普遍和谐作为中国文化的特点。罗贵绒博士论题为《朱谦之论科学与中国文化》,对朱谦之通过建构文化类型学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西化派和文化保守派的新思路进行了阐述。何晓博士论题为《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蒙培元先生哲学思想评介》,指出了蒙培元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尤其是宋明理学的独到见解——其以情感儒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涵盖了心灵哲学、生态儒学等内容,他对情感的重视,既是对其先师冯友兰先生重理轻情思想的补偏救弊,又启发了蒙门后学研究情感问题的新思路。

16日,圆桌会议第五场举行,这一场由杨杰副教授主持,张新国博士点评。张华勇博士、赵文宇博士、胡骄键副教授进行了报告。张华勇博士论题为《“下学而上达”与孔子的成德之路》,指出孔子的成德之路,可以展开为“下学”到“上达”的连贯性。孔子倡导“君子之学”,然孔子的学不止停留在“知”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提出“不知为不知”,由知扩展到不知,也就意味着由知进升到了德,对不知的悬置,是孔子通过对天的德性体会而出的。赵文宇博士论题为《“有感则生生不息”——王阳明良知之生发机制》,指出在王阳明思想中,良知生生不息,生是良知之根本存在方式和价值所在。良知所生为事物之理,即事物于人之价值,良知之生赋予其价值本体的地位。良知是唯一的来源,故求理只在心上下功夫。胡骄键副教授论题为《乡约的契约伦理特性及其产生、变异分析》,指出中国在北宋时期就产生了具有现代契约伦理色彩的劝善共同体组织——乡约。而“乡约”这种契约伦理共同体不同于西方的以权利为本的契约共同体。权利为本的契约伦理共同体的根基与目的在于个人权利的保护,而“乡约”这种以德性为本的契约伦理共同体旨在提升个体的德性。

第六场也是最后一场圆桌会议由郭萍博士主持,胡骄键副教授点评。李海超博士、张小星博士、杨虎博士分别进行了报告。李海超博士论题为《什么是仁爱?——经验心理学视域下的研究》,指出在经验心理学视域下,儒家仁爱观念的心理情感类别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仁爱包含慈爱、孝爱等依恋型情感和恻隐不忍等关怀型情感;广义上的仁爱还包含由狭义上的仁爱引发的喜怒好恶等其他一系列情感。张小星博士论题为《现代儒学的转向与社会正义问题——后新儒家“公民儒学”述论》,指出以社会正义论为主要内容的公民儒学是后新儒家提出的一种现代性儒学形态,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公民社会中社会正义何以可能”,对于推进儒学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杨虎博士论题为《问题与方法:20世纪新儒家第一代的现代性哲学建构之回望》,指出就中国的诉求而言,现代新儒学非但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反倒对它持积极肯定态度。现代新儒学对新文化运动的反省和思想推进在于,它不仅坚持“现代性诉求”,而且注重“民族性表达”“儒学表达”,即不再拒斥儒学对于现代性的意义,而恰恰是开发儒学对于现代性的意义,通过回归传统来构建现代性。这一回归传统的工作着眼于作为“儒学之根本”的“儒学传统”,而不是作为“既有之儒学”的“传统儒学”。

会议进入最后议程,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杨虎博士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首先指出,围绕着本次会议主题所展开的四个子论题,经过与会学者的发言、讨论,很好地对本次会议主题进行了阐发,并感谢各位学者的参加,感谢助力会务工作的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中国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同学。至此,本次会议结束。

(文:杨君)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