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之窗
位置: 首 页 > 党建之窗 > 正文
党建之窗

哲社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赴厦门博物馆、厦门大学纪念馆群开展“厦门红色历史”专题学习调研活动

发表于: 2018-12-19 点击:


20181216日,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全体成员及受邀请参加此次活动的学院优秀共青团员代表共计50人在学院柯培琳老师的带领下赴厦门博物馆、厦门大学纪念馆群(厦门大学革命史馆、厦门大学校史馆和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开展“厦门红色历史”专题学习调研活动。

上午9时参加此次活动的全体师生抵达位于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95号的厦门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师生认真参观学习了《厦门历史陈列》主题展览,该展览以时间为横轴讲述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19491017日厦门解放,时间跨度长达万余年的厦门地区的历史变迁。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并不时提出有关厦门历史、风俗、人文等师生感兴趣的问题与讲解员互动。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林余恩在参观完该展览后表示:《厦门历史陈列》就是一幅波澜状况的厦门历史画卷,该画卷见证着厦门如何从一个中国东南沿海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小镇一步步成长为今天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特区,这是千万年来厦门先民们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走出来的;是悠久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民族先贤们保家卫国、守土有责守护出来的;是近代以华侨旗帜民族先锋们省吃俭用、毁家纾难、积沙成塔一点一滴攒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心系全体人民福祉、落实人民所盼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建设出来的。通过参观该展览让我明白了要想更好的为党和国家及人民的事业拼搏奋斗,需要通过了解祖国及所在城市的历史,将自己的根深深的扎在祖国这片沃土上,要将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温欣在参观过程中驻足在鸦片战争中牺牲殉国的清代爱国将领陈化成事迹前说道:“厦门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与写照,1840年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屈辱的百年,厦门籍清代爱国将领陈化成就是中华民族“宁死不当亡国奴”民族气节的展现,近代百年西方诸列强始终无法完全殖民或灭亡中国究其原因之一就是由中国人的爱国情、爱国心产生出来的不畏强权、百折不挠、守土爱国的实际行动让西方列强明白中国是打不倒、灭不掉的。我是本月刚刚被党组织吸纳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的,在入党伊始参观这个展览,让我的爱国心更强烈、让我的爱国情更真挚,我将不忘初心,始终怀揣这赤子之心前行。”

上午11时全体师生抵达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张丽等四位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先后参观学习了厦门大学革命史馆、厦门大学校史馆和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通过四位厦门大学学生志愿者的讲解,全体师生深入了解了厦门大学这所著名高校的建校源起、历史沿革、红色基因、领导关怀、学术成就、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情况。参观结束后师生代表还与来自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革命史馆志愿者代表进行了交流,并分享了各自的参观心得。

2017级本科生、优秀共青团员代表王雨琪说:“通过此次受邀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活动,让我感受颇深,尤其是此次能有机会赴厦门大学纪念馆群参观,让我有了一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这所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尤其是当得知1926年,由罗扬才等三位厦大学生,在这里组建了福建省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厦门大学党支部,并带领共青团员们一起点燃革命烈火,这些英雄事迹直到今天都还在照耀和激励我们,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2018级硕士研究生、优秀共青团员代表唐丽荣说:“此次赴厦大参观,尤其是参观厦大校史馆,让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话,‘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最早是在本科上思修课时听老师提到的,在研究生备考阶段公共课政治科目中也出现了这句话,之前我始终不是很明白,今天在参观过程中通过厦大院士们、著名教授学者们的事迹使我明白了“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的意义之深,科学家不仅要爱国,还要为国家民族的发展高瞻远瞩,要始终将学术研究建立在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之上。”

据悉,本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活动是在学院党委指导下,通过拓展学习方式,创新学习形式,让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以专题研究的方法走出课堂,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大量的生动的案例、详实的史料,让大家将本学期读书社学习的相关内容置于实景中能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以深化大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本次活动也期望通过邀请优秀共青团员代表参与,以让他们对学院学生党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有一个生动全面的了解,鼓励更多的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