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位置: 首 页 > 学术科研 > 鹭岛哲谭 > 正文
鹭岛哲谭

鹭岛哲谭—青年哲学工作坊(第七期)

发表于: 2017-12-28 点击:

2017年12月26日,“鹭岛哲谭-青年哲学工作坊”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梁剑做客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本次讲座的流程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演讲者首先用四十分钟左右进行专题报告,再进行约十分钟的论文评议,二是进行一个小时的学术讨论,三是演讲者交流其科研人生的心路历程。

本场报告由杨少涵教授主持,并邀请了西方哲学专业的李忠伟教授做评议人,哲社学院师生在F1-401教室讨论了刘梁剑教授的报告《从可感之言行有感之思》,讨论结束后刘梁剑教授还为我们分享了他在学术生活中的一些经验。

刘梁剑教授的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如何做中国哲学”,自“philosophy”输入中国以来,中国哲学的生发过程同时也是不断省思自身的过程。第二部分为“有感之思”,刘梁剑教授指出阅读冯契的体会(体验与领会):做中国哲学离不开一个“感”字。以可感之言行有感之思,如此方有真哲学。第三部分为“传统话语和可感之言”,传统的哲学范畴取得了新的内涵,现代汉语哲学语汇基本上属于移植词,即通过翻译的方式从西方近代哲学机械输入,这些移植词的存在使得现代汉语论理话语难接地气,呈现出某种无根性,进而影响到中国哲学的原创能力。而沿用古代哲学语汇,可以接续我们身在其中的传统,从中国深厚的哲学传统中汲取解决具体哲学问题的概念工具和理论智慧。运用这样的概念工具,思考者比较容易有亲切的体会和情感上的认同。由于古今生活世界的巨变,也不能照搬古代哲学词汇,真正的哲学运思必须是面向当下生活世界。因此,刘教授提出了改造传统哲学概念的方法,可称之为“旧瓶装新酒”。第四部分则讲了“日常语言的因用变义”,“因用”即因约定俗成之义而用之,“变义”指的是另予以新解释。日常语言是富矿,哲学家一项富有前途的事业,便是从中萃取语汇,通过自己的运思让它和特定的义理依据相粘连,从而将其锤炼成具有义理深度、意味深长的术语。

在刘梁剑教授精彩的报告之后,李忠伟老师表达了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观点,并探讨了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文献学”的关系。刘梁剑教授认为,中国哲学需要文献学、考据、训诂等文史方面的训练作为必要准备工作,这些是哲学研究者的必备素养,中国哲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哲学真正意义上没有严格的“中西马”的区别。科技哲学的王阳老师从科技哲学角度提出疑问,“感”这个字在英文中用哪个词翻译比较恰当?刘教授认为,无论是“sense”“feel”亦或“affect”都很难确切地达意,实际上“感”没有明确的分说,在不同的语境中翻译也是不同。常旭旻老师提问“我们现在用中国哲学词汇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刘梁剑教授回答说用西方文本往往没有办法对中国传统词汇做很好的说明,古代哲学史是站在另一种立场上,对当代哲学进行更深的阐释,进行新的哲学反思。

学术讲座后,刘教授还回顾了自己做学问的方法和求学之路。

“鹭岛青年哲学工作坊”是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由我院各学科年轻老师发起的学术系列活动。本次讲座的流程是,讲者首先用四十分钟左右进行专题报告,再进行约十分钟的论文评议,然后进行一个小时的学术讨论,最后请讲者就其科研、写作经验进行交流。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