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位置: 首 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发表于: 2018-07-09 点击:

201876日,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由福建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和华侨大学现代社会政治哲学研究中心共同协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学术论坛在F1-401举行,论坛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许斗斗教授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侨大学哲社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者及学院部分教师和硕博学生参与学术论坛。

一、真理的实际生活向度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文喜教授:

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实际上开启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历程,当人们把阐释学引入真理标准的考量时,这种阐释学本身带有实际生活自身的维度,经过阐释学洗礼的真理,应该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实际生活的真理,而不是传统形而上学理性主义的真理,前者的本质在于真理的人民性,体现以人民为主体的理性精神,这种真理总是要达到人民理解的状态。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许斗斗教授: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是人们所讨论的话题,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认为真理是以概念的方式所呈现的真相;海德格尔认为真理是“现实的敞开”,“此在”是真理的前提;区别于以上真理观,马克思看来真理应该是拥有实践力量的客观对象性活动,它还是展示社会历史进步的真理,更是实践意义上的真理。

二、“诗与远方”的现实关切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森林教授:


受到启蒙运动和工业化浪潮的影响,“诗与远方”的浪漫主义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不现实的思想之流,秉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马克思,面对浪漫主义,亦提出与其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事实上,浪漫主义在走向“诗与远方”之前,首先用“反讽”的态度关照现实,从哲学层面上的“原我”出发,批判现实;浪漫主义并非逃避现实,相反,在特定的领域,浪漫主义的表现非凡,人们应该正视它对现实的干预作用。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周世兴教授: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提到艺术发展的独特性。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生产”是相对于精神生产,物质生产而言的人类必须的社会活动;特殊意义上的“艺术生产”则是资本主义时期以制造艺术商品为内容的生产活动,它有其独特的运行特点;在马克思看来,“艺术生产”应该是“真正自由王国”的“艺术生产”。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概念是一个集批判性和建构性于一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

三、“革命家”的马克思与“社会政治哲学家”马克思

复旦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王金林教授: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呈现出两种逻辑:理论逻辑和政治逻辑,前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以及两个“决不会”,体现马克思的科学理论逻辑;后者是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考量俄国农村公社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又利用资本主义发展成果的可能性,是一种政治逻辑思维的体现。于是,马克思一方面作为理论家,讲求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作为革命家,却具有一定的变革现存秩序的意志论倾向。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刘荣军教授:


马克思的理论实质是社会政治哲学,他指出国家层面的两个问题,即“国家”从何而来和“国家”因何而在,前者关涉到国家的起源和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后者指向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问题域历经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在马克思的革命叙事框架中,无产阶级的革命总是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统一,从而最终指向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消亡;当前只有建设一个强社会与强国家相结合或者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中国,才能为国家治理与社会主义之间的联动创新提供可能。

四、马克思研究方法的追问与回归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陈立新教授: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场景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应是面向现实的研究,马克思本人的研究特点就是用学术的方式关注现实;当下人们应注意两种不良的研究倾向:1、抽离、“脱域性问题”的历史环境,简单地将其普遍化、一般化;2、用碎片化的历史事件遮盖整体的历史真实。我们应回到马克思本人所开辟的研究方法:1、研究的边界性,对于不同时空环境下的历史问题,应做不同的认识;2、研究的总体性,只有将事物放在总体联系中才能获得现实的意义,马克思本人就经常运用总体性研究方法来作出判断。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薛秀军教授:


分工作为人们劳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本身经历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发展至资本主义时期,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将个体变成总体劳动的肢体,简单社会分工转变为极端地精细分工,此时的分工最为突出的表现出:个体的片面发展与物的全面进步;束缚的力量与解放的力量之间的辩证冲突,因而,马克思以劳动分工的研究为重要中介,获得黑格尔式抽象辩证法向现实生活辩证法的历史转向,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此外,在发言环节结束后,张文喜教授、王阳教授、王金林教授、刘荣军教授还就社会建构理论对真理的影响,理论和革命的“两种逻辑”与“价值和事实”的呼应、经济和政治的间互张力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