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位置: 首 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哲社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理论学习进行时五

发表于: 2018-06-25 点击:

 

2018624日上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在F4-401进行了第五次理论学习,本次研习的主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学院党委书记薛秀军教授莅临现场进行指导。

14FAB


一、理论探讨

本次学习的材料为“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和“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习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薛秀军老师首先强调了“研习社”的主旨是研究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生阅读材料、阐述观点、理论探讨、教师指导的方式,更好的把握相关思想的要义和精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下热议的话题,吕嘉兴同学首先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谈到面对当前的很多困境,像生态治理方面,不是哪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必须大家携起手来,才能解决问题,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必然性。李书娜博士从文化的角度谈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看法,认为“天下一家”的中国的文化特点让我们能够容纳外来文化,也能积极主动向外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此才能更好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百花齐放,而不是一枝独秀。

1624F

最后薛秀军老师对大家的探讨进行了点评,他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势在必行的,积极向外传播中国思想,中国文化,寻求世界各国的契合点实现一起发展,始终是中国的理念。中国不会接受别人强加给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也不会强制输出自己的发展模式,不会强制任何国家必须走和中国一样的道路,我们力求建设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也会让别的国家有路可走。

二、研习心得体会

1C0CB

第一党支部预备党员钟奕忠认为《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不仅仅是为当下中国的发展指明方向,也是为促进世界各国共同进步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抛弃过去的恩怨成见,以集体智慧去共同面临世界未来将面临的问题。

古往今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文明成果,但互相之间也产生了战争和冲突,这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促使我们在新时代必须以合作互利作为行事的出发点,互通有无,达成共赢。

  13800

第二党支部周一飞博士通过研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两篇讲话,认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历来憧憬“天下一家”、“天下大同”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此次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习总书记呼吁世界各国的政党行动起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世界,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总书记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世界各国只有齐心协力,开展全球性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危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也是新时代中国负责任大国的生动写照,中国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等作出应有的贡献。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