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位置: 首 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清华大学哲学系王路教授与我院师生座谈

发表于: 2017-12-08 点击:

12月6日下午,王路教授在博雅轩与我院师生进行了学术座谈,本次座谈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第一,逻辑与哲学的关系。

有学生提问,罗素提出“逻辑是哲学的本质”与王路教授在讲座中提出的“哲学是逻辑的本质”这一说法有何不同?王路教授指出,罗素的这句话是出自他的著作《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第二章,且是第二章的标题,罗素在整个第二章都在论证这一观点。罗素想借以表明,所有哲学问题都可以划归为(还原为)为逻辑问题。而王路教授认为罗素这样说太强了,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可以不像罗素那样,持有那么强的观点,但是至少要承认逻辑是哲学的一部分,或者说认为逻辑对哲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说“哲学的本质是逻辑”,想借以表明哲学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应该是与逻辑相关的,或者说需要依靠逻辑的理论和方法来讨论的。

第二,关于being的翻译问题。

有学生提问,关于being的翻译问题,有人主张翻译成“是”,有人主张翻译成“存在”,究竟哪一种译法是正确的?王路教授指出,这种争论不是一个翻译问题,而是一个理解问题。关于being这个词的字典解释,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第五卷的第七章有专门的解释,一共有四种含义,没有一种含义讲的是“存在”。也就是说后来人们把bing理解为有“存在”含义,都是后人加进去的。 关于being的含义,我们还是应该听亚里士多德的,而非后人的理解。

3、哲学学习的方法。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以及关于问题的表达,王路教授认为,大家欠缺两样东西,一是外语太差。当你自己不懂外语,看不了外文资料时,只能依靠翻译,但是翻译往往是不准确的,甚至找来几个版本,翻译各有不同,该相信谁呢?最好是自己懂外语,亲自看外文文献。外语好了,就不至于被(翻译)欺骗。另外大家的文本功底不够,表现为不就文本提问,总是想当然地提问。为此,王路教授告诫大家要学好哲学,必须学好外语;同时要加强文本阅读。除此以外,王路教授还强调“学术研究应注重文献的掌握”: 一手文献是基础; 二手文献是起点。只读一手文献,不读二手文献,容易导致写出来的东西是读后感,二手文献是进行哲学研究的起点,通过阅读二手文献,才知道自己该从哪里进行研究。

本场学术座谈会由我院魏燕侠老师主持,马雷老师、常旭旻老师、王洪光老师参加。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F4区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